地缘博弈,小处落子,大处着眼。据路透社6月30日的报道,阿塞拜疆突袭了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在阿国的一处分社,并逮捕了2名俄罗斯记者。俄媒体承认,2名工作人员一人是编辑委员会负责人,另一人是主编。从阿国内政部发布的视频来看,这2名俄罗斯记者是“戴着手铐”被阿方警察“拷走”的,凸显出阿塞拜疆对俄罗斯的“强硬态度”,否则也不会不顾俄方的“颜面”了。
考虑到路透社属于西方媒体,名声不太好,存在挑拨离间的可能性,因此咱们对消息予以了确认,结果得到了俄媒的证实。“今日俄罗斯”电视台总编西蒙尼扬就以讽刺地口吻表示,阿国警察如此粗鲁的逮捕俄方记者,“真厉害”;西蒙尼扬还表示,“根据我掌握的信息”,俄罗斯驻阿国的大使馆人员已经赶往当地的俄媒分社,结果无法和当地的工作人员取得联系,“很显然,他们被剥夺了手机使用权”。
同日,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对外证实,截止到当时为止,俄大使馆人员“未被允许”与被拘留的俄方记者会面,阿塞拜疆方面甚至“不解释原因”,扎哈罗娃强调,“为我们的记者感到担忧”。此外,据俄卫星通讯社7月1日的报道,“今日俄罗斯”媒体总裁基谢廖夫认为,阿塞拜疆妄称俄方记者是“特工人员”,并以“反剪双手、强行押送”的方式对其进行抓捕,实在“有失公正”,“损害两国睦邻关系”。
因此,从目前的情况来看,阿塞拜疆的确突袭了俄方通讯社,而且非常高调且粗暴的抓走了至少2名俄方记者,还拒绝俄外交人员与其进行接触。应该说,阿国此举的确有损俄阿关系,然而阿塞拜疆为何要这么做?原来就在不久之前,俄罗斯在叶卡捷琳堡采取强力行动,捣毁了一个长期盘踞在当地的犯罪组织,而不巧的是,这个团伙的所有成员“均为阿塞拜疆人”,在行动过程中有2人死亡,6人被捕。
阿塞拜疆人在俄方境内从事有组织犯罪,被当场抓获,按理说,阿国不应该“护犊子”,而应理解俄方“公事公办”的行为,但阿国却抓住机会大肆炒作,将俄方打击犯罪的行为,歪曲为“针对阿塞拜疆族”,“针对整个穆斯林”的压迫暴行。为此,阿国将一起刑事案件上升到两国的外交事件,宣布取消俄阿两国之间“所有政府和私人机构的文化活动”,随后就发生了突袭俄方驻阿通讯社,逮捕俄方记者的事件。
因此很显然,阿塞拜疆之所以抓住俄方记者不放,并公开抓捕过程,粗暴对待俄方记者,这就是对俄罗斯的一种报复。只不过,这种报复“完全不对等”,明显有“故意找事”,“把事情搞大”的嫌疑,让人怀疑阿塞拜疆是不是打算通过这一方式,掩盖其不可告人的目的?应该说,这的确是有可能的。一方面,阿塞拜疆亲土耳其、亲西方,将俄罗斯视为“殖民者”,纳卡冲突就是苏联解体留下的“后遗症”。
另一方面,阿塞拜疆或通过此举,故意恶化俄阿关系,从而切断或干扰俄罗斯与伊朗的联系。前一点只是一个背景,说明俄阿关系的脆弱性;后一点,恐怕是阿塞拜疆给北约、美国的投名状。之所以这么说,原因很简单,目前全球最瞩目的热点问题就是伊核问题,伊朗虽然此次挺过去了,但有可能在未来再次遭到美以的联合打击,因此在“中场休息”期间,德黑兰务必要寻求中俄这样大国的支持。中国隔得太远,而普京若要援助伊朗,最安全、最快捷的路线,就是经过里海,里海是一个封闭的内海,是美西方无法插手的地方,从这里援助伊朗“最稳妥”。
结果就在这个档口,阿塞拜疆找着点由头就开始“撒泼闹事”了,俄阿关系持续紧张的背景下,俄方走里海航线,恐怕就会受到阿塞拜疆的骚扰和影响,毕竟后者控制着里海靠近伊朗的海域,若普京绕开,又会与其他里海国家陷入“主权争议”。如此一来,原本“最稳妥”的援助伊朗的路线,瞬间就变得“此路不通”了。因此,从这个角度来看,阿塞拜疆此事“闹事”,绝对是故意的,而且“背后有人”。
举报/反馈蜀商证券-实盘配资门户-合法股票配资平台-配资网之家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